治國有常,利民為本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:“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?!比娜鉃槿嗣穹帐俏覀凕h的根本宗旨,我們黨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,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始終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。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,與您一起學習領會。
2020年5月22日,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。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
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
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。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、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,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。黨員、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,自己手中的權力、所處的崗位,是黨和人民賦予的,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,只能用來為民謀利。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、政績觀、事業觀,不慕虛榮,不務虛功,不圖虛名,切實做到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。
——2020年5月22日,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
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,建立健全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,堅決反對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。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,一體推進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,營造風清氣正的創業環境。
——2020年6月10日,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的講話
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,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——2022年10月16日,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
2021年6月29日,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“七一勛章”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。習近平向“七一勛章”獲得者頒授勛章并發表重要講話。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
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
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,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。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。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,與人民休戚與共、生死相依,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,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、任何權勢團體、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。
——2021年7月1日,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
必須堅持人民至上。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,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、為了人民、造福人民的理論,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。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,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。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、把握人民愿望、尊重人民創造、集中人民智慧,形成為人民所喜愛、所認同、所擁有的理論,使之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。
——2022年10月16日,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
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。維護人民根本利益,增進民生福祉,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、發展依靠人民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。
——2022年10月16日,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
2022年10月16日,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。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。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
把對黨忠誠、為黨分憂、為黨盡職、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
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加強黨性鍛煉,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,把對黨忠誠、為黨分憂、為黨盡職、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,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。
——2017年10月18日,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
黨的干部要以對黨忠誠、為黨分憂、為黨盡職、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,以守土有責、守土負責、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,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,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,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,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,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。要在選人用人上體現講擔當、重擔當的鮮明導向,把敢不敢扛事、愿不愿做事、能不能干事作為識別干部、評判優劣、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,把干部干了什么事、干了多少事、干的事組織和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拔干部的根本依據,選拔任用敢于負責、勇于擔當、善于作為、實績突出的干部。
——2018年11月26日,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
我們要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,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,堅持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,深入群眾、深入基層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,提高公共服務水平,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,扎實推進共同富裕。
——2022年10月16日,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